透過艾瑞克森醫學催眠,喚醒沉睡的潛能,
將知覺聚焦在改變,把生活變成喜歡的樣子。
「生命的本質是為我們帶來痛苦,而我們的任務則是在痛苦中活出喜悅。」
──現代催眠治療之父艾瑞克森
我們總以為催眠是一種控制,但其實催眠是一種邀請──催眠師陪伴被催眠者放鬆身心,擺脫情緒與壓力的控制,釐清自己真心想要的,進而透過催眠,轉化信念,重新建立大腦的連結,從潛意識深層改變固有的行為模式。
催眠不只可以讓我們的身體及心理更強壯,更有可能經歷奇蹟般的轉變。
也就是說,透過催眠,將精神活力聚焦在想要的事物上,就能確實達成目標。聽起來有些難以置信,但若掌握了催眠的精髓,真的可以打造出理想人生。
本書作者、精神科醫師蔡東杰,為了提升心理治療的效率,20年前開始學習催眠。他發現,相較於談話性的心理治療,催眠的治療效率高,能大幅縮短復原時間,讓治療不再是漫漫長路。
在這本充滿智慧的書中,蔡醫師定義了催眠,揭開歷史上混淆催眠的各種迷思與偏見,讀者可以透過科學的角度認識催眠,學習簡單易懂的自我催眠法,增進身心健康,獲得和諧的人際關係。
透過書中清楚的臨床案例研究,以及詳細的催眠引導腳本,每次只要花5-15分鐘聆聽,就能讓自己快速充電,體驗舒服放鬆、心情平靜愉悅的狀態,對於肥胖或者疼痛控制也有極佳成效。持續一段時間,你會發現自己的改變。
▍清醒推薦 ▍
傑佛瑞.薩德(Jeffrey K, Zeig, Ph.D) 艾瑞克森基金會執行長
吳就君 家族治療師、國立台灣師大退休教授
楊寬弘 精神科醫師
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
在這本書中,蔡醫師涵蓋了許多臨床議題,包括肥胖與疼痛控制,相信對飽受上述問題困擾的讀者會有很大的助益。──傑佛瑞.薩德,艾瑞克森基金會執行長
初學者隨著工作案例的累積和沉澱,會找到啟動適合個別差異的催眠暗示。催眠治療師的功力逐漸增強,必然會幫助他人或自己重拾生命的喜悅。邀請你一起看看這本超乎容易閱讀的書。──吳就君,家族治療師、國立台灣師大退休教授
與傳統式那種僅以暗示、語速、語音、語意的催眠不同,艾瑞克森催眠隱含了東方禪意,更以引喻喚醒你自己日常無以覺察的潛能。──楊寬弘,精神科醫師
催眠可以是一項深具潛力的工具,端視我們是否掌握了使用這項工具的方法,以及所抱持之心態。祝福讀者能在本書的知識概念,以及自我催眠體驗的交織引路下,帶著開放的心、探詢可能性的腦,感受催眠的魅力!──蘇益賢,臨床心理師
蔡東杰
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,精神科醫師。學習催眠治療超過20年,師從艾瑞克森基金會執行長傑佛瑞.薩德博士(Jeffrey K, Zeig, Ph.D.),臨床治療實務經驗豐富,並持續於海峽兩岸舉辦催眠治療專業訓練工作坊,擅長透過實際演練加強學習經驗。
現任高雄養全診所院長、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創會理事長、「自信催眠師」線上學習平台創辦人。著有《催眠治療實務手冊》。
推薦序
兼具專業研究與新手導引的催眠實用指南 傑佛瑞.薩德
善用催眠,重拾生命的喜悅 吳就君
隱含東方禪意的艾瑞克森催眠 楊寬弘
催眠的魅力:開放、體驗,並創造更多可能性 蘇益賢
自序|願這本書為你找回內在的平靜與喜悅
第一章|催眠:喚醒你心中沉睡的巨人
引言|我的催眠啟航
1 催眠的定義
2 催眠現象
3 艾瑞克森催眠
4 催眠和靜坐、冥想、正念有什麼異同?
5 催眠的迷思
6 催眠為什麼有效?
7 開始催眠吧!
第二章|催眠幫助身體健康
引言|與身體的自我對話
1 催眠控制體重
2 催眠改善自律神經失調
3 催眠治療──改善生理疾病或症狀
4 催眠疼痛控制
第三章|催眠幫助人生喜悅
引言|用催眠保養心理的健康
1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──聚焦的就會放大
2 自我對話──Yes!
3 緩和負面狀態
4 轉換負面情緒
5 強化正向喜悅的情緒
6 更容易、更有效率達成目標的方法
7 養成每天自我催眠的習慣
第四章|催眠促進人際關係和諧
引言|和諧的人際關係來自信任,而非操控
1 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
2 催眠的終極心法:正向期待
3 行為與環境,都是催眠語言
結語|善用催眠造福人們
附錄|關於米爾頓.艾瑞克森
自序|願這本書為你找回內在的平靜與喜悅
這本書在我潛意識裡醞釀了20年。
成為精神科醫師之前,我就無法滿足於只是看診開藥,而想要透過心理治療協助病患。住院醫師訓練階段我就投入各種心理治療模式的學習,心理劇、團體治療、家族治療、還有那麼一點點薩提爾模式。剛完成精神科專科醫師訓練成為主治醫師時,接觸到催眠這個非正統精神科醫師訓練的治療模式。很驚訝地發現,催眠可以如此快速轉換一個人的狀態,引起我的興趣。實際的臨床運用,病患常常可以獲得明顯的進步,大幅提升我心理治療的信心,看到催眠在心理治療強大的潛力。當我將學習到的催眠技巧運用在個人生活上,輕鬆將體重減少超過10公斤,精神飽滿心情愉快地面對每天的挑戰。
投入二十年 , 推廣艾瑞克森催眠
在我學習催眠之後,很快就發現,想要再深入研究催眠,並且應用在臨床工作上,會遇到兩個困難:第一個是在精神科找不到能夠教催眠的老師,當我做催眠治療遇到困難時沒有人可以請教;第二個就是一起學習催眠的同學很少具備心理治療助人的專業背景,他們對於催眠的興趣並不是運用在心理治療。
很幸運地,當時服務的凱旋醫院提供我公假與公費,前往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艾瑞克森基金會參加了密集訓練,認識到了艾瑞克森醫師,以及他所發展出來的催眠與心理治療模式,也認識了許多優秀的老師,讓我找到深入學習催眠治療的路。2004年,艾瑞克森基金會的執行長薩德博士第一次來到台灣,舉辦催眠治療工作坊,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專業的催眠治療訓練課程。很榮幸地,我獲得主辦單位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的邀請,擔任課程翻譯的一員,有機會近身接觸薩德博士。2005年,薩德博士再次來台教學,原本的3天工作坊之外,我另外邀請他為台灣的同學們舉辦亞洲第一次4天的大師督導班,加上課程前一天我的個人督導,我們前後相處了9天的時間。薩德博士離台前一個晚上特別要求只有我與他晚餐,他說:「算一算我們也朝夕相處了9天,在美國兩個人朝夕相處9天就應該要結婚了。」當下只覺得他說了一個冷笑話,但幾年後我才體會出,這是他對我們關係的艾瑞克森隱喻式描述。這次來台行程,薩德博士建議我使用他的名字做為我的英文名字,這是很大的榮幸,也讓我承接了在台灣推廣艾瑞克森催眠的任務。
相較於一般談話性心理治療,催眠能夠促進治療的過程,是很棒的短期治療模式。病患能夠儘早復原,對於病患與治療師都是好事。學習艾瑞克森催眠,我認識到治療的時間可以非常的短又有效,甚至單次治療就可以到達持續的療效,治療不再是漫長無止盡的過程。運用催眠,我常常看到病患好轉的笑容與感動的淚水,然而我一個人能夠幫助的病患人數有限,為了讓更多人得到催眠的幫助,我認為將艾瑞克森催眠治療介紹給更多治療師認識,是我最重要的工作。於是過去二十年的時間,我把所有心力投注在推廣艾瑞克森催眠治療。
為了集結更多對催眠治療有興趣的夥伴,於2007年成立了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,這是台灣第一個專業催眠治療學會。經過十多年的努力,學會目前有許多優秀的催眠治療師,不僅能夠提供民眾優質的催眠治療,也有不少優秀的講師,提供催眠治療專業訓練課程。
在痛苦的生命本質中 , 活出喜悅
這二十多年來,我心裡一直知道,催眠的推廣對一般民眾很重要也會有很大的助益,然而因為我的時間與精力有限,只能先把注意力放在治療師的訓練。在我覺得時機成熟,思考如何將心力投入對一般民眾的推廣時,獲得《康健》雜誌丁希如小姐邀請編寫一本適合一般民眾的催眠書。
這麼好的機會當然要把握!
這本書的企圖是希望你能夠以科學的角度認識催眠,並且學習簡單易懂的自我催眠,增進身心健康,獲得和諧的人際關係。這個企圖乍看之下或許有些狂妄,但透過催眠,我們可以將精神活力聚焦在想要的,而確實達成目標。催眠並不是被動地受到控制,而是一種改變狀態的過程,如果我們不喜歡目前的狀態,就可以藉由催眠聚焦成為我們喜歡的樣子。聽起來很難以置信,但如果你掌握了催眠的精髓,就真的可以輕鬆打造理想的人生。
催眠是一種經驗,而非單純的知識性學習,為了幫助你能夠真正體驗催眠,會依照書本內容提供催眠引導錄音。希望你能夠充分利用這些錄音,認識你專屬的催眠體驗。
生命充滿無數挑戰,尤其在混亂資訊充斥著我們的現代生活。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提醒我們匱乏的訊息:「你要買這個」、「你要學這個」、「你要鍛鍊這個」否則就會跟不上時代,會被淘汰。這些都為我們帶來焦慮與不安,無法專心投入生活,進而享受人生。學習催眠讓我發現,用輕鬆自在的態度面對生命的未知與苦難是可能的。艾瑞克森醫師說:「生命的本質就是為我們帶來痛苦,而我們的任務就是在痛苦中活出喜悅。」
願這本書為你找回內在的平靜與喜悅。